听筝(抽弦促柱听秦筝)

作者: 唐代    柳中庸
【听筝】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tīng zhēng 】 【听筝】
chōu xián cù zhù tīng qín zhēng ,wú xiàn qín rén bēi yuàn shēng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sì zhú chūn fēng zhī liǔ tài ,rú suí tí niǎo shí huā qíng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shuí jiā dú yè chóu dēng yǐng ?hé chù kōng lóu sī yuè míng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gèng rù jǐ zhòng lí bié hèn ,jiāng nán qí lù luò yáng chéng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听筝(抽弦促柱听秦筝)作者: 柳中庸

简介 诗词 柳中庸

柳中庸 (?—约775)名淡,中庸是其字,唐代边塞诗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为柳宗元族人。大历年间进士,曾官鸿府户曹,未就。萧颖士以女妻之。与弟中行并有文名。与卢纶、李端为诗友。所选《征人怨》是其流传最广的一首。《全唐诗》存诗仅13首。其诗以写边塞征怨为主,然意气消沉,无复盛唐气象。

听筝(抽弦促柱听秦筝)译文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那忽急忽徐、时高时低的古筝声,就从这变化巧妙的指尖飞出来,传入耳中秦筝声声,使人联想到秦人的悲怨之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筝声像柳条拂着春风絮絮话别,又像杜鹃鸟绕着落花,娟娟啼血。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那低沉、幽咽的筝声,好像谁家的白发老母黑夜里独坐灯前,为游子不归而对影忧愁。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又好像谁家的少妇独自守立空楼,为丈夫远出而望月长叹。筝声本来就苦,更何况又掺入了我的重重离别之恨,南北远离,相隔千里,两地相思。

1、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70-672

听筝(抽弦促柱听秦筝)注释

抽弦促柱听秦筝(zhēng),无限秦人悲怨(yuàn)声。

筝: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
它发音凄苦,令人“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汉侯瑾《筝赋》)。
抽弦促柱:筝的长方形音箱面上,张弦十三根,每弦用一柱支撑,柱可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量。
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似逐”两句:似,好像。
逐,追逐。
态,状态,情态。
随,追随。
识,认得,辨别。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独夜:孤独一人的夜晚。
灯影:灯下的影子。
空楼:没有人的楼房。

(gèng)入几重(chóng)离别恨,江南歧(qí)路洛阳城。

更:更加,愈加。
几重:几层。
“江南”句:指南北远离,两地相思。

1、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70-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