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怀政造反被诛,寇准被远贬,究竟是否同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令人瞩目的谜团和疑团。周怀政造反被诛,寇准被远贬,这两位历史上著名的宰相,是否有着共同的阴谋与勾结?他们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纠葛和关系?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历史学家和研究者们,让人们难以揭开这段历史的面纱。

宋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七月二十四日,大太监周怀政因为想要逼宫,让宋真宗退位,并诛杀丁谓等人的图谋泄露而被诛杀。而三天之后,寇准便被远贬相州。

由于寇准被贬,与周怀政造反的时间接近,并且周怀政造反的原因中相当一部分又和寇准有关。于是包括《仁宗实录》、《拜罢录》、《司马光记闻》、《龙川别志》等一干正史、野史都认为在周怀政谋反一事中,寇准是其同谋。

周怀政造反被诛,寇准被远贬,究竟是否同谋?

而对于此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与《宋史》中却有不同说法,它们认为寇准被贬与周怀政造反一事虽然时间接近又有关联,但是寇准却不是周怀政谋反的同谋。

所以,众说纷纭便让此事扑朔迷离,故而,我们有必要来探讨一下在周怀政谋反一事中,寇准究竟有没有参与其中。(注:由于故事很复杂,所以此文较长,分为“狂风骤起,周怀政被诛始末”、“众说纷纭的历史”以及“抽丝剥茧后的真相”三个部分。)

狂风骤起,周怀政被诛始末

宋真宗病得很重,他预感自己这次恐怕是爬不起来了。感觉自己要死了,任谁都会哀伤,宋真宗也不例外。但是作为皇帝的他,却还不得不在为自己伤感的同时,为另一件事情操心,那就是大宋的政务还需要有人打理。

于是枕在大太监周怀政大腿上的宋真宗,便和周怀政商议,打算让太子赵祯来行监国之事。太子监国,周怀政自然赞同。他做为宦官,在朝中大臣中毫无根基,要想长久地在这深宫中过得滋润,周怀政就必须要抱紧一颗大树。而在这深宫之中,皇帝就是那棵最粗壮的树。过去是眼前这位身染重病的宋真宗,而未来,那棵树就是、也只能是当朝太子赵祯。

了解到了宋真宗有让太子赵祯监国的想法,周怀政便要去积极推动,将这件事情落到实处。因为这样一来,将来太子上位之后,他也算是有大功之人。但是周怀政宦官的身份却不适合自己来做这件事,所以他便将这个消息传给了宰相寇准。

周怀政之所以选择寇准,有三个原因:其一,寇准是宰相,由寇准向宋真宗上表顺理成章;其二,寇准有威望,澶渊之盟后寇准的威望足以让人信服;其三,寇准的性格,耿直的性格让寇准这个人如果认定一件事,绝对会不顾一切去达成目标。

周怀政的算盘很清楚,他可以借用寇准之手达成自己的目的。但是事与愿违,寇准在得知了宋真宗想要让太子监国后,便委托时任翰林学士的杨亿起草了一份奏章。结果不成想,这份奏章还未呈递给宋真宗,奏章的内容就泄露了出去。

因为这份奏章在实际上是触动了丁谓等人的利益,所以本就与寇准有过节的丁谓和曹利用便伙同翰林学士钱惟演,一起向宋真宗诋毁寇准。由于宋真宗当时病重,脑子也有点不清不楚,忘记了自己也打算让太子监国的事情。便同意了丁谓等人的建议——罢免寇准的宰相之位。

可怜周怀政,原本天衣无缝的计划刚开始就夭折了。而在寇准被罢免后,宋真宗又听从了钱惟演的建议,提拔丁谓当了宰相,而曹利用也参知政事。这两人上位后就进行秋后算账,而之前给寇准传信的周怀政也是丁谓打击的对象之一。

只不过周怀政毕竟在宋真宗跟前比较得宠,再加上周怀政是拥护太子的。所以碍于这两点,丁谓并没有对周怀政赶尽杀绝,只是禁止周怀政再接近宋真宗。

性命虽然无忧,但是周怀政很清楚,丁谓一定会在合适的时机对自己动手。所以心中有所恐惧的周怀政动了一个大胆的念头,那就是先下手为强,杀了丁谓让寇准重新当宰相,再逼迫已病入膏肓的的宋真宗退位,从而扶持太子赵祯登基并同时废黜宋真宗的皇后刘娥。

这个念头很疯狂,但是周怀政却说干就干。他联络了自己的弟弟周怀信还有其他诸如杨崇勋、杨怀吉、杨怀玉等人一同密谋,他们准备在七月二十五日动手。

只是天不遂人愿,周怀政识人不明,杨怀吉和杨崇勋这两个家伙知道了周怀政的图谋之后,便在七月二十四日连夜将周怀政的打算全盘告诉了丁谓。丁谓一听,也不敢不谨慎行事。于是他趁着天没亮就坐着女人才坐的车子去找曹利用,商议应该怎么处置此事。

在当天天一亮的时候,曹利用就进宫面见宋真宗,将周怀政打算逼宫造反的事情禀报给了宋真宗。恰好当时周怀政就在大殿东侧的小屋子中,于是宋真宗命人将周怀政押绑赴御药院,并紧急让宣徽北院使曹玮和杨崇勋赶到御药院,对周怀政进行审讯、对质。在杨崇勋面前,周怀政自然抵赖不得,很快就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事情水落石出,即使周怀政哭哭啼啼想让宋真宗饶自己一命,但宋真宗还是下令立刻用车将周怀政拉到城西普安佛寺斩首。就此,周怀政的惊天图谋还未实施,就已经出师未捷身先死。

而在周怀政死了之后第三天,已经被罢免了宰相之位的寇准,被贬谪到了相州。那么被远贬的寇准,到底是不是是周怀政逼宫谋反的同谋呢?对此,我们需要从史料中寻找答案。

众说纷纭的历史

对于寇准有没有参与周怀政逼宫谋反一事,宋朝的史书《龙川别志》中的记载是,当周怀政得知宋真宗有了让太子赵祯监国的想法后,就将消息传递给了寇准,并且与寇准一起谋划拥立太子上位,并废掉皇后刘娥和丁谓等人。

不过寇准与周怀政的谋划,却因杨亿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之情而败露。在事情败露之后,丁谓和曹利用迅速应对,向宋真宗谏言诛杀了周怀政之后,将宰相寇准同时罢免。

从《龙川别志》中的这两处记载中,能够很清晰地解读出,寇准就是周怀政谋反之事的同谋。不过由于杨亿跟自己的小舅子张演说了一句天地要变了之后,便被丁谓和曹利用抓住了先机,从而功败垂成,最终死的死、贬的贬。

而对于这件事情,《宋史》中的说法则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据《宋史》记载,当时宋真宗得了风寒不能处理朝政,于是皇后刘娥便代替宋真宗处理朝政。而寇准向宋真宗谏言,让宋真宗以社稷为重,传位于太子赵祯。并选择一些端方持重的大臣来辅佐太子,而丁谓与钱惟演这等奸滑之人则不能对他们委以重任。

而在宋真宗同意了寇准的说法后,寇准就让杨亿起草了一份秘奏。但是事与愿违,事情却不知因何败露,寇准也因此被丁谓等人抓住了把柄,最终被免了宰相之位。

这个时候,周怀政却也因为害怕丁谓对他进行打击报复,而密谋杀了丁谓与曹利用、废黜皇后刘娥。并且他还打算让宋真宗退位去当太上皇,而让太子赵祯接替皇位的同时想让寇准重新做宰相。结果最终周怀政因为杨崇勋的出卖,被丁谓迅速诛杀。而同时,寇准也被远贬相州。

与《龙川别志》的记载不同的是,《宋史》是说寇准被罢相在前,而周怀政密谋造反在后。不过因为周怀政打算重新拥护寇准当宰相,所以最终牵连寇准在周怀政被杀后,被丁谓等人下放到相州做官。

只是,这两种史料,均是惜墨如金,从它们简短的记载中,我们并不能清晰地得知在事情发生的整个过程中的众多细节,也难免会被寇准被贬与周怀政谋反的关系绕得云里雾里。所幸,在宋朝时期的《续资治通鉴长编》长编中,对于此事却是做了较为缜密而全面的考证。

按照《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寇准之所以被罢免是因为他喝醉酒,才不小心泄露了自己上表请求宋真宗让太子赵祯监国的事情。而丁谓等人得知消息后,便担心太子监国后寇准会与自己不利,所以才极力在已经病糊涂的宋真宗面前贬损、诋毁寇准。而寇准也因此,才最终被宋真宗罢免了宰相之位。

而对于寇准是否有参与周怀政的谋反一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则给出了很明确的看法。那就是寇准被罢相与周怀政谋反,根本就是两码事,只是由于这两件事时间接近且周怀政谋反中涉及到了让寇准复相一事,便让众多史书误以为寇准是周怀政谋反的同谋罢了。

所以,对于寇准被罢相远贬,到底是不是因为他是周怀政谋反的同谋一事,多部史书众说纷纭,依然云里雾里。所以我们有必要从众多不同记载中,试着抽取一些蛛丝马迹,来还原一下事情的真相。

抽丝剥茧后的真相

首先来说《龙川别志》,这本书是宋朝大文豪苏辙所写的一本笔记。苏辙在《龙川别志》中记载了他从政时的所见所闻。

但对于寇准与周怀政一事,《龙川别志》中的记载,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是有不合常理之处的。首先,既然让太子监国是宋真宗和周怀政一起商议的,那么就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那么他们就没必要行事如此仓促地拥立太子登位,毕竟宋真宗时日无多,太子监国之后再上位并不是一件遥远的事情。其次,寇准虽然为人耿直,但却不是没脑子之人,他绝不会因为周怀政的说辞就直接想要同时废黜摄政的皇后刘娥,因为这会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稍有不慎,寇准就会英明尽毁。

在逻辑上经不起推敲,而在前后文记述时,《龙川别志》其实也是有自相矛盾之处的。《龙川别志》说,寇准让杨亿所起草的奏章,被王曙藏了起来。而且苏辙还给其中加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王曙让媳妇把这份奏章缝在了衣服夹层之中。

从这处记载就能看得出来,苏辙的笔记有文人写小说的一些特点,那就是他对此事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学加工。因为从逻辑上来说,王曙做为寇准的女婿,是可能为了保护寇准而把诏书扣留的。但是如此机密的一份文件,要想不被外人得知,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毁去,而王曙却让媳妇把这份奏章缝到衣服夹层中岂不是多此一举的事情。而这也与王曙为了保护寇准而扣留其奏章的那种缜密思维有矛盾之处。再说,这份奏章对寇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即使王曙扣留了也没啥大用,毕竟以寇准当时的地位他是很容易知道这份奏章到底有没有呈递到皇帝跟前的。

有了以上两处疑点,《龙川别志》的记载就值得怀疑。但最为关键的一件事情则是,寇准罢相其实是在天禧四年六月,而周怀政被诛则发生在天禧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所以从时间上来看,寇准罢相没道理会比主谋周怀政被诛提前一个多月发生。而至于周怀政死后三天,寇准被远贬则是因为钱惟演与丁谓等人担心寇准东山再起的缘故。

所以《龙川别志》中记载寇准为周怀政的造反同谋,有时间和逻辑上的重大出入,值得怀疑。既然《龙川别志》的记载不可信,那么《宋史》之中的记载又准不准确呢?

脱脱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史书,其由元朝丞相脱脱所编著。其中的大量史料大部分都会继承宋朝时期的官修史书,并且其内容相对都是经过严密的考证的。

对于寇准与周怀政一事的记载,《宋史》离不开宋朝的《国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所提供的素材。而从《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能够看到,《国史》中对于寇准被贬与周怀政谋反一事的记载曾经是有过一次修正的。

宋朝《国史》之所以要修正其中对于此事的描述,就是因为其发现寇准被罢免与周怀政谋反的时间节点有所出入。所以《宋史》则继承了《国史》修改以后的描述,认为寇准先被免了丞相之位,之后周怀政由于害怕才准备谋反,让寇准重新担任丞相。

由于经过修改,所以在修改时,肯定是仔细核对了事情的经过的。所以此处的记载,再加上《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对于让宋真宗罢免寇准的当事人——钱惟演的日记的考证,可以看出,钱惟演在陈列寇准罪行的时候并没有加上谋反一事。所以寇准不是周怀政谋反一事的同谋,应该是可信的。

这一点,其实从寇准被罢相后,宋真宗对其的态度上也可以得到佐证。因为寇准虽然没了丞相职位,但是宋真宗对寇准还是一如既往。如果寇准真的参与了周怀政的谋反,那么宋真宗再仁慈也绝不会对寇准的态度一如既往。也正是宋真宗对寇准如此太态度,才引起了已经顶替寇准的丁谓的担忧,所以丁谓连同钱惟演一起,密谋要把寇准调离京城、远离权利中心。

所以无论从史书记载,或是一手推动寇准远贬的当事人钱惟演的日记所做的推断来看,周怀政因为谋反事泄被诛三天之后,已经被罢免宰相之位的寇准又一次被远贬相州,并不是因为寇准是周怀政的同谋,而仅仅只是丁谓和钱惟演等人打击寇准的一系列组合拳而已。

结语:周怀政谋反与寇准被贬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让寇准背负了谋反的名头长达千年。但是我们从众说纷纭的历史中抽丝剥茧后,能发现功业通天的寇准其实是被冤枉的。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其实只是两个字在作祟罢了,这两个字就是——利益!

吾史无终,持续奉献精彩的历史故事。

参考文献:《宋史》、《龙川别志》、《续资治通鉴长编》、《钱惟演日记》

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