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主要原因是什么?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运动,但却最终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包括当时朝廷官僚阶层的抵制、地方势力的反对以及农民和商人的不满等。此外,变法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征收重税导致社会不稳定、改革措施未得到全面实施等,也是导致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元1067年,20岁的小青年宋神宗赵顼走马上任,开始掌控大宋王朝的神器,处理王朝内部的大小事务。 年轻的宋神宗赵顼,发现走过108年的宋王朝,显得有些步履蹒跚,停滞不前,犹如一位身体臃肿的中年人,越来越没有活力。

以及长时间的和平,使宋朝的人口大幅增加,财政开支也大了起来,官员的腐败和军队日益削弱战斗力,都使得宋神宗很不愿意接手这样以一个烂摊子,但又不能撒手不管,所以,他多次大臣们说道:“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

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主要原因是什么?

网络图片宋神宗

至于能担当改革的重任人,神宗找了那个政治才干都让他欣赏,比他打27岁的王安石。作为志向非凡的人,宋神宗和王安石两人可谓是相见恨晚、惺惺相惜,其实早在宋仁宗时期,王安石就曾上过万言书,期望改革弊政,可惜石沉大海,没了啥消息。而宋神宗这次主动抛出的“橄榄枝”,无疑让王安石欣喜若狂,让他事业迎来了第二春。

宋神宗和王安石都属于志向非凡的人,而志向非凡的人总是血气方刚,踌躇满志,摩拳擦掌,想大展身手,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王安石的改革中,免役法可谓是一出重头戏,这是针对社会沉重赋役,想出的一项改革措施。

网络图片王安石

服役等同于是老百姓为国家进行的一种义务劳动,为了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老百姓就需要无私的,将自己的财力给奉献出来。而在宋朝,由于差役的种类繁多,导致了百姓们的疲于服役十分困苦。

所以,王安石便针对这一大弊端,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改革的阻力重重,不但没有推进,反而到最后败的是一塌糊涂,不但各地的大小官员反对,就连那些极贫极苦的百姓,最后也是集体到京城上访告状,还在王安石家门口闹事。

然而王安石却不理这些事,仍然是继续坚持他的改革,他认为“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在他看来,老百姓暂时的利益受到损失没有什么,将来利益增加以后,他们还得感谢我。但是,令他想不到,自己本着一片好型去改革,不百姓不但没有到利益,居然还帮了腐败份子的大忙。

就以变法中的青苗法为例子,青苗法是为了让老百姓,在春天耕种这个青黄不接的季节,能够吃到粮食而设立的。在青苗法每出台以前,百姓为了缓解燃眉之急,就去找有钱人家借钱借粮,等到有收成的时候,再加倍偿还给债主。

网络剧照王安石

王安石为了保障农民和朝廷的权益,打压个人利益,青苗法是由朝廷出面代替个人,来完成这个粮钱的借贷工作,利息比富人定得低一些,就像现在打击高利贷,国家出面提供低息贷款一样。本想着这样一个惠民措施,既能减轻百姓的负担,又能为国家增加收入,一举两得,但没想到上面好好的经,让下面的和尚给念歪,实施起来却实在不尽人意。

王安石在庙堂上看起来,较低的利息落实到民间时,经过中间官员中饱私囊,层层增加,实际执行起来的利息,比原来富户所定的利息还要高,而由于青苗法是自上而下的官府主导,这就使得这种行为,成了一种官府垄断的行为,个人又不能做,老百姓只得向政府借钱。

网络图片

而政府的借贷手续特别繁琐还很慢,要层层上通报审核才可以成交,这样一来,还没有等到粮食下发百姓手中,老百姓早就饿死了。而好不容易才等到粮食的老百姓,还要忍受更为残酷的官吏剥削。

这就使得王安石的变法,演变成了在帮官府做生意,这样在官官相护,污吏横行的情况下,腐败成了光明正大的事。不但老百姓负担没减轻反而越来越重,到是那些地方官员从中取利,越来越富。很显然王安石在变法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让变法为腐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网络图片

为了顺利的推行新变法新政,王安石给地方都下达硬性指标,规定了地方每年必须贷出的数量。这样一来地方官为了完成任务,就只得硬性摊派借贷,许多不需要借贷的老百姓也得奉旨贷款,这使得百姓们苦不堪言。

而那些官员可不管百姓死活,他们好不容易逮住了一个合法的贪污机会,那能这么轻易放过,贪官们借着推进新法为借口,以完成朝廷的指标为己任,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吞食百姓的钱财,然后从中渔利。所以,王安石的这个变法不仅没有减轻百姓的负担,也没有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到是苦了百姓,白白便宜了那些贪官污吏。

网络图片

令腐败变得日益猖獗,虽然这不是王安石变法的初衷,但是与他脱不了关系。王安石想通过变法治理贪腐,却不曾想被贪腐“治理”。不得不说王安石变法考虑的不周全,在变法实施中也没有详查实施的情况,还一味地推行,给百姓造成负担,社会造成混乱,最终,导致大力提倡的变法失败。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