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上第一位铁腕“毒后”吕后乱政真相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女性在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吕雉,她是汉朝第一个女皇帝刘盈的皇后,也是历史上第一位铁腕“毒后”。吕后的统治时期被描述为充满阴谋与血腥,她残忍的手段和强硬的政策让人们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历史的长河中,吕后留下了一个扭曲而难以理解的形象,让人们对她这位女性政治家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和争议。

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社会中,男人一直都是权力的中心,是这个社会当初无愧的统治者,女人则是附属。虽然,在后来的历史上有了中国唯一一位女性皇帝-武则天。但是,在中国封建统治史上,第一位女性统治者却并非是武则天,而是西汉朝时期的吕后。

吕雉(前241年-前180年),字娥姁,通称吕后,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统治者,被司马迁列入记录皇帝政事的本纪,也是司马迁唯一一位为女性作的传记。吕后开启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

但无论是后世的史书上,还是现代的大荧幕,在人们的心里,对于吕后的印象都是阴狠毒辣,蛇蝎心肠且对权利极度渴望的一个人。

但是早年间的吕雉并不是如此,中国古代的女子在嫁人之后,基本上都是持家贤惠,夫唱妇随。女人不易,吕后也是一个女人。我们只看到了吕后的强势专权,却忽略了曾经吕后也是一个贤良淑德,勤俭持家的妇人而已。在刚嫁给刘邦的时候,吕雉也是一心一意为了刘邦的事业操碎了心,在内,照顾刘邦一家老小,在外,协助刘邦东征西讨,开疆拓土。

那么为什么在刘邦称帝后吕雉彻底改变了,变得阴狠毒辣,杀人不眨眼。且她是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又是为什么变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毒后”呢?


揭秘历史上第一位铁腕“毒后”吕后乱政真相


鲜花插在牛粪上-下嫁刘邦

吕雉初遇刘邦之时,刘邦不过是沛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泗水亭长,而且比吕雉大15岁,未曾婚配却与乡间寡妇媾和,生了个儿子叫刘肥;那时候的刘邦除了一张嘴,身无长物。而吕雉出身富贵人家,二十出头的年纪,生得清秀可人,身姿婀娜,还颇具才气。当时吕家刚乔迁至沛县,吕公大摆宴席,宴请来客,刘邦也混进去了,且在席间大放厥词,哗众取宠,吕公得知后,本欲将其赶出去,却在见到刘邦之后大惊失色,据《史记》记载: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意思是吕公擅长面相之术,在见到刘邦后就知道他定有大富大贵之相,于是将他当做上宾客来对待,甚至不顾妻子及萧何的阻挠,硬是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刘邦。

吕雉内心是排斥的,但是在那个年代,婚姻本身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吕雉也只能听从父命下嫁刘邦。

结婚后,刘邦还如从前一般,每天呼朋唤友,四处浪荡。吕雉则操持家务,在田间劳作,为刘邦生下了一儿一女,还顺带照料着自己的继子刘肥。为了刘邦,吕雉硬是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千金小姐,变成了一个蓬头垢面的乡间农妇,并且一进门,就做了“后妈”。

从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吕后能坦然面对这样一桩门不当户不对丈夫还是个无赖的婚姻,实属不易。但新吕雉的内心来说,对于这桩婚姻,他是极其排斥和不喜的,对于刘邦在婚后的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她的心里是有很大的怨气的,但是吕雉对于刘邦,应该是没有多少真实的感情可言,更多的是因为听从家族的安排,相信自己父亲的眼光,对于刘邦,只是一种政治投资,她相信刘邦将来一定有出息,所以才不遗余力的支持刘邦,为了刘邦的事业奔波劳累。



大难临头,枉顾家人生死

几年之后,刘邦作为泗水亭亭长,奉命押送劳工去骊山,但在途中不断的有劳工逃跑。眼看着人数越来越少,刘邦害怕到了骊山以后无法交差,为了躲避惩罚,索性把劳工全都放了。并说:“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如此一来,倒是有一部分人被刘邦的义举所感动了,和刘邦一块去了芒砀山落草为寇了。刘邦拍拍屁股当了土匪,可吕家全家却因此进了监狱。吕雉在狱中历经折磨,遭遇了非人的待遇。后来通过走关系才好不容易放出来。

日子越过越差就算了,还进了监狱,而且刘邦也没有来救她。这样一个没有担当的男人,吕雉的心里只怕对其失望透顶。

颠沛流离,被俘受辱

公元前205年,趁项羽忙于平叛,刘邦想摸一摸项羽这头老虎的屁股,率兵攻打西楚都城彭城。可没想到,刘邦摸了老虎屁股,却没有打老虎的能力。到了彭城之后,还被金银财宝和美人迷了心智。大肆玩乐。而这时,项羽调转枪头杀回彭城,只3万骑兵就打的刘邦号称六十万的大军落花流水。吕雉和刘邦父亲还被项羽俘虏,成为项羽的人质。而刘邦为了自己逃命,竟将儿子,女人踹下马车。

在吕雉及刘邦父亲被俘期间,刘邦项羽两军于荥阳对峙。项羽为逼刘邦投降,以“烹太公”为要挟,也就是要杀了刘邦的父亲,并煮了吃。没想到刘邦却嬉皮笑脸的说:“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这句话一出,吕雉全身冰凉,感觉不可思议,一个连自己父亲的性命都不在乎的人,又怎么会在乎自己呢?而且刘邦从头到尾就没想过营救吕雉。

吕后被项羽囚禁期间,受尽了折磨和凌辱,挣扎在生死边缘, 公元前203年,楚汉议和,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吕后才得以回到刘邦身边。

物是人非

吕后历经磨难终于和刘邦团聚,但此时却发现刘邦的身边早已有了一个戚夫人,戚夫人年轻貌美、能歌善舞,吕雉自然比不上她。《史记·吕太后本纪》中记载“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也就是说,吕雉因为年老色衰,不被刘邦宠幸。而戚夫人,还为刘邦生下了一个儿子刘如意。此时吕后已经快三十了,距离和刘邦的结婚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

有了戚夫人后,刘邦对吕雉也就没那么上心了,吕雉也知道自己没有小姑娘那么有吸引力,渐渐的对刘邦死心了,她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儿子刘盈身上。

争宠夺嫡,阴谋算计

刘邦称帝后,吕雉贵为皇后,她的儿子刘盈理应被封为太子。

可这戚夫人却是不作不死,得到圣宠还不满足,硬是日日夜夜在刘邦面前哭泣流泪,据《史记》记载,其已经达到了“日夜啼泣”的地步,一边在刘邦面前控诉太子刘盈软弱无能,做事优柔寡断。一边日夜啼哭不止,希望让自己的儿子赵王刘如意成为太子。刘邦本来就不喜欢太子刘盈的做派。戚夫人这一煽风点火,刘邦便动了换太子的念头。

其实我个人觉得刘邦不至于因为宠幸小妾,就要让大汉朝堂动荡,换立太子,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刘邦本身是很忌惮吕后以及吕家势力的。但是吕后这时候急眼了,我还没怎么你,你现在却来撩拨我?于是,面对戚夫人的教唆挑拨,吕后登门拜访大臣张良请求授计,张良便指出:皇上甚是看重“商山四皓”,如果你能请到他们做太子的老师,太子之位必定能够保住。于是吕后利用自己出色的政治手腕,请来了归隐多年的“商山四皓”,前来辅佐刘盈。刘邦极其看中“商山四皓”,这才打消了换太子的念头。

经历了废立太子风波后,戚夫人基本上已经上了吕后的黑名单,也为后来“人彘”的悲剧埋下伏笔。

诛杀功臣,野心渐起

太子地位稳固,吕后接着就是要树立自己的威望,她做得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杀了韩信,把自己的威望建立在韩信的人头上,使群臣慑服。群臣一看,连“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都被杀了,吓得噤若寒蝉。而这时候的张良已经辞官隐居 构不成威胁;萧何不是那种争天下的人,而且萧何一直负责后勤,在军中没有威望,所以也没有威胁。“汉初三杰”只有韩信是最具有威胁的,而且韩信曾经还要挟过刘邦。

但汉高祖刘邦一直没有杀韩信,因为高祖曾与韩信有约:见天不杀, 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吕后就把韩信用布裹起来,用竹签刺死, 杀他不见天,不见地,不见铁器。司马迁写《史记》,记载汉高祖听到韩信被吕后杀后的心情是:“且喜且哀之”。这时候的刘邦想必也知道自己死后若是吕后掌权,只怕朝堂会迎来大清洗,但这时候的刘邦也阻止不了吕后的崛。

独揽大权,心狠手辣

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吕雉之子刘盈顺利登上皇位,吕后专权,开创了临朝听政的先例。她这么多年来积攒的愤怒和委屈,终于爆发。

首先她就把魔掌伸向戚夫人,剥夺戚夫人的荣华富贵成为农妇,去后宫做杂役,可惜戚夫人还在幻想儿子刘如意能够救她。一边干活一边作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吕雉听后大受刺激,这就是往她伤口上撒盐,都说不要去惹一个精神快要奔溃的女人,这无异于去捋虎须,这样会极其危险,而戚夫人成功的捋到了老虎的虎须。吕雉彻底疯魔。

吕后对戚夫人所用的手段可谓是凶残至极,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她把戚夫人手脚斩断,眼珠挖出,熏聋双耳,毒哑喉咙,又把她投入茅厕,让戚夫人辗转哀嚎,称之为“人彘”!场面惨不忍睹。

而为了锻炼儿子心狠手辣的性格,吕雉逼着儿子刘盈来观看自己的“杰作”,刘盈 得知“人彘”就是威夫人时,惊恐万分,泪流满面,喃喃说道:“太残忍了!这哪里是人做的事,太后如此,我还凭什么治理天下!”他受不住惊吓,从此大病,天天借酒浇愁,活在声色犬马之中,不理朝政。几年之后就掏空了身体,在病歪歪中当了七年的皇帝,然后死去。

而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紧接着也死于吕后之手。

在政治上,吕后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到底杀了多少开国功臣和刘氏后代,我们无从考证,据《史记·吕后本纪》记载:“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但是,最后侥幸活下来的大臣和刘氏后代,要么是对吕后言听计从,要么是敢怒不敢言。自此之后,吕氏家族更加猖獗,长期把持朝政。


后记

吕后当政时,虽心狠手辣,无所不用其极,但她对于当时的西汉王朝是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的,吕后掌权后,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政策。废除挟书律,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国力渐渐恢复。若没有吕后打下的良好的基础,也就没有后来的“文景之治”。

司马迁在《史记·吕后本纪》中对她的评价是"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给予吕后极大的肯定。

在吕雉死后,吕氏势力遭到了刘氏皇族集团的重大打击,家族面临血腥屠杀。吕后势力再也难以对朝局产生影响了,国家再次回到了刘姓的手中。可吕后开创的临朝听政,则在历史上确是首例。

所以,尽管吕后心狠手辣,而且直接酿成了历史上第一起外戚干政,但却不得不承认吕后平衡了后刘邦时代汉王朝脆弱的权力。在那个诸王并起,中央集权脆弱的年代,也只有吕后能够稳住当时动乱的国家局势。

尾声

这样一个女人,她是唯一一位被司马迁写入《史记》的女性,她也是唯一一位能被列入史记“本纪”中的一代女帝。吕后先后掌权十五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统治者,在汉初那一幅瑰丽的历史画卷中,她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势左右着汉初的历史,成为改写历史的先驱者。单单就这一点,她就可引得我们无限的钦敬。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