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个飘泊半生的文豪,他的一生如同一场燃烧的火焰,散发着不朽的光芒。苏轼,不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才子。他的生平故事承载着太多的传奇和辛酸,透过苏轼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一位真正的文学大师是如何在波澜壮阔的人生中,砥砺自我,不断追求艺术的极致,燃烧文学的灵魂。
他,北宋文学界第一大V,粉丝上至皇上太后,下到市井百姓。他,妙手厨神,相传中国菜系中,有66道都是因他而起。
可是他,不是被贬官,就是奔波在被贬官的路上。
他的个性签名是:我绝不苟且地生活,我要用我的双脚去实现“诗和远方”的梦想。
没错,他就是——苏东坡。
1
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只因主考官欧阳修以为苏轼所作的文章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把苏轼的文章判为了第二。
虽未获第一,但欧阳修赞他“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而且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家喻户晓。
2
当苏轼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母亲病故的噩耗。1059年,苏轼守丧期满回京。1066年,苏洵病逝,苏轼再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此时,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
因为变法意见的不同,这两个同为“唐宋八大家”这个当红组合里的天王巨星,私底下彼此尊敬又彼此钦佩的人,在政治上,成为了对头。
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只得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来到杭州的苏轼把这个地方带入了一个诗意的新境界: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刚到杭州后没几年就被调往了别处——密州,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诸城市。
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这年十月他祭常山回来,与同僚打猎后,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
其实当初苏轼北上密州时,想到同在山东的弟弟,内心还有几分欣喜。但事与愿违,尽管兄弟二人都在山东境内,可还是没能见上一面。
思念、牵挂、担心的滋味萦绕在苏轼的心头,使这个中秋节也显得越发悲凉,但又有几分豁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
离开密州后,经过了两年徐州知州的生活,1079年,他又来到了湖州。此时,命运的转折悄然而至。
乌台诗案
新党一些官员串通一气,摘录苏轼部分诗文,断章取义,硬说苏轼是嘲讽朝廷、诋毁朝政,上告到神宗皇帝那,苏轼于是被关进御史台监狱。
御史台被称为“乌台”,苏轼又因诗获罪,所以史称“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前后历时一百二十天终于落下帷幕。苏轼在除旧布新的爆竹声中,顶风冒雪,径往黄州而去。
得名“东坡居士”
真正颠沛流离的岁月从此开始。到黄州之后,苏轼一家人的衣食温饱成了大问题,以至于他不得不带着家人去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以自给自足,“东坡居士”便由此得来。
不向人生屈服的苏轼在贬居地黄州度过的第三年,写下了这首潇洒的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4
几经辗转,1089年苏轼又来到了杭州这片土地上。可此时,美丽的西湖已经不像样子了。苏轼下令招聘二十万民工全面疏浚西湖。没过多久,一泓碧水重现,六桥一堤的美景也跟着在美丽的西湖上出现了。后人为了纪念苏轼,便把苏轼当时修建的长堤称为“苏公堤”。
(苏公堤)
5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但因为新旧党争,他又多次被调任。1097年,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
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但是,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还在这里兴办学堂,以致许多学子不远千里前来求学。
6
苏轼成为被流放至1100年大赦,才受命由儋州渡海北返,次年便离开了人世,享年六十五岁。
苏轼在没有任何实质性错误的情况下,一再被贬,半生漂泊,却从未把内心里的怨与恨施加给这个世界。他在密州救灾,在徐州抗洪,在杭州筑堤,在儋州教书,他留给世人的,都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