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朝的众多大臣中,有一位鲜为人知的官员被人们所忽略,他就是后来成为唐朝开国功臣的李靖。多年前,李靖在隋朝宦官当道的时代默默无闻,但他却有着过人的才华与胆识,最终在乱世中崭露头角,成为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将军和政治家。他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展现出一个被时代遗忘的人如何逆袭并成为伟大的领袖的不朽传奇。
高士廉是唐朝初年的重臣,此人是名门之后,其祖先曾是北齐王朝的宗室。其父高励曾为隋朝的洮州刺史,在隋朝享负盛名。而高士廉作为官宦士家子弟,从一开始便受到君王的重视。高士廉有一位外甥,他就是后来唐朝的开国功臣长孙无忌。因为这层关系,高士廉也成为了唐太宗李世民阵营中的重要人物。
高士廉与长孙无忌、长孙皇后等人的关系非常深厚,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受到唐太宗重视的主要原因。年轻时期的高士廉非常聪慧,他喜欢阅读史书典籍,而且通晓一定的兵法韬略。
公元613年,高士廉因犯事被隋炀帝贬谪到了交州,当时,交州这块地方非常混乱,作为交州的司马书佐,高士廉非常重视交州地区的安稳。武德元年,交州钦州俚人首领宁长真率领叛军攻打首府,高士廉亲自指挥了这场战事,他设计大败来犯的叛民,接着又将宁长真俘虏,因为其特殊的贡献,高士廉很快便得到了交州百姓的拥护。
当隋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时候,交州因为处在隋帝国的最南端,所以并没有受到战乱的创伤。不过,随着中央管辖权的减弱,交州最终却成为了一片无主之地。对于交州百姓来说,他们只知刺史,而并不知君主,这就造成了该地长期以来得不到唐帝国的认可。
公元621年,唐朝大将李孝恭率军南下,这一年,唐军消灭了盘踞在江南的萧铣势力,作为曾经隋帝国的大臣,高士廉和刺史丘和便主动投效了大唐帝国。归附大唐后的高士廉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外甥长孙无忌,在长孙无忌的推荐下,高士廉最终成为了李世民麾下的重要谋士。
高士廉曾在玄武门之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玄武门之变前夕,高士廉与长孙无忌等人不断劝说李世民起事。为了促成李世民的决心,高士廉甚至私自为李世民招揽兵士。正是由于高士廉提前为李世民做好了准备,才让秦王在这场太子之争中取得了先机。兵变结束后,高士廉因为拥立之功直接晋升为太子右庶子。唐太宗继位后,他又转为侍中,位居重臣之列。
高士廉在朝廷中的地位仅次于房玄龄和魏征,其又很大的话语权。贞观二年,高士廉因犯事被贬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三年后,他又因治理蜀渠之功再次被李世民调回长安。此人在地方上颇有政绩,深得蜀中百姓的爱戴。
高士廉后期长期担任吏部尚书之职,唐高祖李渊驾崩后,他亲自主持筹办了高祖的丧葬礼仪,不久后,他又进封为申国公。高士廉在朝为官,尽职尽责,他没有像长孙无忌那样的贪恋权利,也没有像魏征般的刚正不阿。其一生谨慎,不管是担任吏部尚书之职,还是尚书右仆射之职,都非常的沉稳。
贞观晚期,高士廉上表辞掉了所有的官职赋闲在家。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句丽,作为曾经的宰相,高士廉被直接任用为太子太傅,辅佐太子李治处理朝政。次年,其因积劳成疾,终于一病不起,太宗亲至其府上看望。公元647年正月,这位大唐开国功臣便病逝于家中,享年7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