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从诸葛亮身上学到了哪些计谋?三个事例说明他料事如神

毛主席从诸葛亮身上学到了隐藏实力,如同“草木遮目光”,隐忍待机,待时机成熟再出击。另外,毛主席也学到了善于用计对抗强敌,犹如诸葛亮智胜曹操。最后,毛主席还学到了善于因势利导,灵活变通的谋略。这三个事例生动地展示了毛主席料事如神的才智。

前言

毛主席非常敬仰诸葛亮,诸葛亮是他一生谈论次数最多的历史人物之一,毛主席非常肯定诸葛亮的聪明才干。

在毛主席心中,诸葛亮做事谨慎足智多谋,但诸葛亮也是人,不是神,也并非十全十美,事事无误。

也正是因为毛主席对诸葛亮公正的评价,他在自己的革命生涯中,才如诸葛亮一般,虚心学习,并且在诸葛亮身上学到了诸多战略理论。

毛主席从诸葛亮身上学到了哪些计谋?三个事例说明他料事如神

对于这一点,毛主席是毫不掩饰的。毛主席最喜欢的一句就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当然,这样反映了毛主席超高的军事天赋。

从小就喜欢三国演义

1906年,毛泽东13岁,于今天来说13岁的年龄已经可以阅读小说了,但在当时,可以和毛泽东一样熟练地读书的孩子少之又少,当时的古典小说,大概率还是繁体字。

毛泽东的学前教育时光,从2岁到8岁都是在外祖母的家里度过的,他最早的识字启蒙,是舅舅送给了他一本《康熙字典》,而借助这本字典,毛泽东开始阅读《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在农忙之余,毛泽东都会坐在树荫下阅读。

毛顺生是毛泽东的父亲,做过生意,但没什么文化,在毛顺生眼里,这些书都是“不务正业”,而在农村,读过书的人很少很少,一些了解三国的人,往往都是从听戏或者听故事里知道的。

图 | 少年毛泽东

所以,当毛泽东8岁入小学(私塾)时,和同学们甚至和老师谈论起来三国的故事,比说书的人还讲得精彩,在同龄人中间,毛泽东无疑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同学们给他起绰号“三国故事大王”,在他的老师眼中,毛泽东这个孩子了不起。

对于自己“三国故事大王”这个绰号,建国后毛主席也回忆说:“我小时候喜欢看的就是中国的旧小说,许多故事,我几乎可以背出来,所以我比村里的老人知道的还要多,他们也喜欢这些故事,常常和我互相讲述。”

从毛泽东的回忆中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三国》这本书是非常钟爱的,以至于影响了他的一生,在他日后的革命生涯中,对他的军事战略思想,是有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的。

1927年7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永新县的三湾村里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晚上毛泽东住在一个老百姓家里的杂货店,入睡的时候,突然看到货架的上面放着一本书,已经沾满灰尘看不清模样,毛泽东马上取下来吹了吹灰尘,发现是一本线装本《三国演义》。

结果毛泽东一夜没睡,彻夜通读,第二天又问店主,能不能把这本书借走?

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回忆,1929年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最大的乐趣就是读《三国演义》,以前的衣服都有个口袋,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一本书,所以为了满足毛泽东的这个爱好,后勤人员就把他的口袋做得老大老大,就是为了让他多放几本书。

你就是照着《三国演义》打仗

在红军早期,毛泽东指挥打仗很厉害,这是出了名的,但是也有人对此不满,比如在遵义会议前,就有人对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提出质疑。

1935年1月15日,在遵义会议上,凯丰等公然指责毛泽东,他说:“你懂什么马列主义吗?你打仗无非是照着两本书打的,一本是《三国演义》,一本是《孙子兵法》。”

这个话一说,大家就愣住了,毛泽东说:“你读过《孙子兵法》没有?你知道《孙子兵法》一共有几章吗?”一句话把这个同志说得哑口无言。

但是话又说回来,毛主席究竟有没有靠着《三国演义》打仗呢?在上世纪60年代,毛主席曾专门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

当时党内的很多同志,说我打仗不高明,是照着两本书打的,一本是《三国演义》一本是《孙子兵法》。其实,打仗的事情怎么能照着本本去打呢?那时候,这两本书,我只看过一本《三国演义》,另一本《孙子兵法》我没有看过,那个同志非说我看过,我问他《孙子兵法》有几章?第一篇题目是啥?他答不上来。实际上,我自己也没怎么看过,这倒逼着我去看了《孙子兵法》,看了一遍又一遍。

从毛主席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并没有照着书本打仗,这是他自己说的,而是他汲取了兵书的精髓,比如诸葛亮的兵家战略,然后用于实践。当然,从《三国演义》中获得的战争启发为什么就不能用于革命实践呢?

图 | 毛主席

在延安期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人类的社会虽然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但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推动历史前进。

尽管这是毛主席对作家说的话,但也不难发现,毛主席超高的战略眼光,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大概是1385年出生,写早在公元220年的三国故事,不单单是根据《三国志》,当然也有想象和夸张的成分,毛主席自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但把书中的精髓运用于实践,这就相当了不起了。

那么,毛主席从诸葛亮身上都学到了什么呢?我们举三个例子。

第一,毛主席善于预见

我们说的善于预见,并不是未卜先知,而是通过事情的发展,可以洞察出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毛主席认为,《三国演义》中“赔了夫人又折兵”的“锦囊妙计”在于判断事物很准,不是未卜先知,当时,诸葛亮料定刘备有当做新郎的优越条件,而且吴国爱面子,最后设下了“让随军大造招亲”的舆论,促使吴国怪罪孙权,最后两家成亲。

此后,刘备夫妇感情缠绵,正在度蜜月期间,诸葛亮又设下了在大年初一之前用曹操南侵的谎言骗刘备返回荆州。诸葛亮料定刘备离开吴国后,孙权和周瑜必有追兵,然后设下了在危难时期让孙尚香用夫妻感情的办法,致使吴国退兵。

从诸葛亮的身上,毛主席同样学会了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红军时期,也有人常常说毛主席是“预见大师”。毛主席谦虚地说:“有了学问,就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远的东西,没有学问,就如同在暗沟里走路,啥也摸索不到。”

1916年,正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的毛泽东24岁,当他得知日俄签订侵犯中国主权的密约后,他和萧子升说,一定要认真对待对付日本的侵略。毛泽东在给萧子升的信中写道: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而国人犹沉酣未觉,注意“东事”少。

此后卢沟桥事变,恰好就印证了毛主席24岁的预言。

再比如,1934年12月,遭遇湘江血战后的红军,来到了湖南的通道县,博古和李德召开了有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参加的会议,当时部队里已经有很多人对李德和博古不满,纷纷提出更换领导的请求。

当时博古提出,要红军去湘西与贺龙会合,但是毛泽东不同意,他说应该从敌人重兵阻拦红军主力北上这一情况出发,应该西进,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进军。

一直到18日的黎平会议,博古依然坚持北上,毛泽东仍然不同意,因为毛主席已经预料到了,如果再坚持他们的意见,我们的家底就彻底打完了。最后,周恩来力挺毛泽东,这才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向贵州挺进。

最后,果然不出毛主席所料,蒋介石令“剿匪”总司令何键在洪江松桃等地集结20万大军,企图将湘江血战后的红军一网打尽,而在贵州,敌人没有做任何的防御,红军强渡乌江天险后,于1935年1月7日到达遵义城下。

按照毛主席的部署,红军伪装成敌人敲门,敌人果然把红军当成自己人开了门,遵义就这样简简单单被攻克,毛主席料事如神的军事战略,让大家对毛主席彻底服气,尤其是博古等人。

我们再举一例,1947年3月,毛主席撤离延安前,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少则一年,多则二年,我们就要回来,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当时毛主席说完这句话的时候,除了周恩来,基本都不太理解。

因为毛主席料定这个胡宗南不是什么好人,占领延安后必然会骄傲自满,这一预言,在撤离后的一年一个月零3天,以西北野战军收复延安的捷报,证明了毛主席的预言,两年后,毛主席站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恰好兑现了“换取全中国”的话。

第二,毛主席打仗,要看气象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巧借东风,上演了赤壁大战,那可是在当时科学并不发达的情况下,用土办法测算出来的。

毛主席当然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打仗也非常讲究气象,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1949年的渡江战役,就是毛主席讲究天气的好例子。

1948年11月,国民党汤恩伯统一指挥苏、浙等地区的驻军,而白崇禧集中了115个师共70万余人,280多架飞机,准备挽救国民党将要大难临头的命运,面对白崇禧等布下的“坚强防线”,中国人民解放军组成东、中、西突击集团,在以刘伯承和邓小平、陈毅为首的领导下,原定于4月15日,准备全面渡江。

毛主席洞若观火,在渡江前发来一封电报,请陈毅等人调查长江水情,陈毅等人见电后,马上让气象部门调查,根据当时的气象情况,测定5月份有汛,而且已经准备的9400只各种船有一大半都是小船,如果在水涨的情况下,是很难渡江的。

毛主席得知后,在电报中表示,如果再拖半个月或者一个月,不宜过江。最后总前委根据毛主席的战略把渡江时间定在4月20日,当时的命令是,如果国民党依然拒绝签字,不要错失机会,马上渡江,不留余地。

果然,国民党到期依然拒绝签字,毛主席一声令下,4月20日晚,百万雄师过大江。晚上八点20分,中集团第一梯队的四个军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下,仅仅用了几个小时,就顺利过江,江对岸的国民党乱作一团。

资料显示,在解放海南岛的一战中,毛主席也是利用渡江的潮水和风向进行战斗,这都充分反映了毛主席超高的作战天赋,他“作战讲究气象”也成为了令战士们纷纷学习的典范。

第三,巧用空城计

关于空城计,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三国中上演了一场大戏。

街亭失守后,司马懿乘胜直取西城,蜀军兵将俱被调遣在外,西城空虚。仓促间,诸葛亮难以抵御,遂用空城之计,将城门大开,稳坐城楼,抚琴饮酒,镇定自若,他满头大汗之时,琴弦突断,而司马懿画龙点睛的一句:撤!快撤!

空城计,流传千古。

1948年冬,毛主席在西柏坡也上演了一场“空城计”,成为了解放战争中的光辉一笔。

蒋介石知道毛主席就在西柏坡后,马上和傅作义密约,打算率领十万大军直扑石家庄西柏坡,妄想消灭中央机关。

当时确实是十万火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大主力分布于各个战区和敌人激战,石家庄已然变成了一座空城,如果傅作义真的率大军前来,毛主席的处境非常危险。

此时,调兵遣将犹如远水救近火,显然不太可能。事发后,周恩来火速命令汪东兴和中央警卫团到西柏坡东北方向警戒,如果遇到敌人,一定要坚决抵抗。另一边,朱德也马上命令华北军区和第二兵团去保定以南阻击敌人,情况突然紧急起来。

而再看毛主席,他泰然自若,处变不惊,对傅作义的偷袭一点没有放在心上,他让秘书给他拿来墨宝,微微一句:“那就给他点颜色看看”。

随后,毛主席写了一篇通讯《蒋傅匪军妄想偷袭石家庄》通过新华社全国广播,正在行军的傅作义一听就慌了,毛泽东怎么会知道我们的动向,而且在电报中还特意交代了行军地点和军官名字。

第一封通讯就让傅作义有点紧张了,随后,毛主席又连发几篇通讯稿,《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接蒋傅军进扰》《评蒋傅匪军妄想偷袭石家庄》,毛主席在通讯中写道:

当着国民党军队的将军们都像一些死狗,咬不动人民解放军一根毫毛,而被人民解放军打的走投无路的时候,连自己的主人和他自己都不知道……

毛主席的评论对傅作义的震动很大,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了,甚至在担心情报的准确性,毛泽东究竟在不在石家庄,这里到底有没有军队,毛泽东如此自信,看来情况不对劲。

傅作义已经领悟到了,自己的计划早已经败露,最后乖乖撤退了自己的十万大军。当得知傅作义撤退时,毛主席情不自禁在院子里唱了一段戏,据秘书回忆,毛主席想的就是《空城计》: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实际上,毛主席在战争生涯中上演的“空城计”不止一例,这也说明了毛主席一生,博览群书,在那样艰苦的年代,毛主席不仅苦读诗书,而且把书中的精髓运用在实践中,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当然,诸葛亮不是神,毛主席也如此,毛主席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的成功是他精益求精,热爱读书的结果,一如他说过的,这是靠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取得的,也是靠一切为了和依靠群众的路线和独自自主的精神干出来的。

当然,他是中华民族的大救星,这点毋庸置疑。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