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魏延为何遭到诛杀一直是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魏延在军事上表现不佳,导致蜀汉军队战力下降,最终惹怒了刘备和诸葛亮。另一种说法则认为,马岱出手斩杀魏延并非受到诸葛亮的策划所致,而是在战场上的意外之举。无论是哪种说法,魏延之死都是一段颇具戏剧性的历史故事。
文:追风怒放(作者原创授权)魏延真的产生过反心吗?不,他是大汉忠臣,却被墙倒众人推……
笔者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有一段看得挺震撼的,就是魏延大叫三声谁敢杀我,然后被马岱砍了(此为诸葛亮遗计)。长大后,笔者又看了《三国演义》,发现魏延曾经对马岱说投奔魏国,不过笔者觉得奇怪呀,魏延谋反最好的时机并不是此时此刻啊,在刘备被火烧连营,夷陵大败的时候,是魏延谋反的最佳时机。天下谁都看得出来,曹魏能一统天下。而且在《三国演义》原著里,蜀汉阵营并非只有魏延一个人投了魏国,很多人投靠了东吴或者曹魏。
所以,笔者带着满腹疑问打开了史书,去探寻魏延的心路历程,重点是,魏延是否真的有谋反的心。尤其是在诸葛亮五次北伐失败的时候,魏延有没有谋反的行为,有没有谋反的想法?
魏延是何许人也,他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是以部曲的身份随刘备入川。古时候一部为1000人,魏延的位置用明朝的官职表达更加直观,就是千夫长。当时刘备50岁,诸葛亮30岁,魏延更小,笔者猜测魏延20岁。为何,因为魏延此时只是个大老粗千夫长。之前,应该还是刘表时期随刘备守南阳的小兵,受刘备赏识才做到千夫长的。
而汉中之战胜利后,刘备已经59岁了,但他破格提拔29岁的牙门将军魏延当汉中太守。可以说刘备当时的四个战略支点,成都,东三郡,荆州和汉中,有一个是给到魏延的。这对魏延来说是莫大的知遇之恩,而诸葛亮花费毕生心力北伐也是受刘备的知遇之恩。而且夷陵之战后,荆州要不回来了,东三郡也投降曹魏了,但是魏延的汉中依旧岿然不动。此时此刻的魏延有100个理由降魏,而且降魏的人都得到了优待,而魏延应该也会得到优待。但是在蜀汉政权最危险的时刻,魏延没有降魏,反而坚守岗位,把守要道,打退了魏军多次试探性进攻。
公元234年10月8日,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去世前,诸葛亮曾密秘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诸葛亮这么说并不代表魏延会谋反,他只是不想魏延掌握蜀军的指挥权,去找曹魏送死。
诸葛亮去世后,当地百姓报告司马懿,说诸葛亮去世了。司马懿就下令大军追击。就当司马懿追到诸葛亮大军面前的时候,姜维下令蜀军的特种部队虎步军后队变前队,并且通知其他蜀军接应。而曹魏这边优先冲向蜀军的是魏国的特种部队虎豹骑,但是很快被蜀虎步军7米长的长矛打下马来,然后三米的长矛刺穿了因为惯性向前冲的战马。后面还有向前冲的虎豹骑,当骑着马的虎豹骑侥幸冲到虎步军面前时,虎步军就用南中藤牌卡住马腿和马上人的武器,然后虎步军就用1米多的长矛把马上的人拖下来捅死。正在这时,杨仪的蜀军步兵带着诸葛连弩赶来增援。虎步军闪到一旁,诸葛连弩的重火力让虎豹骑的战马倒下一大片,这时轻装虎步军拿起短刀上去砍马腿和人腿。
虎豹骑对阵虎步军不利,不得已暂时撤退,正在这时四周升起诸葛亮的大旗。虎豹骑和后面的魏军还想组织第二波冲锋,被司马懿阻止。司马懿马上下令撤军,等到司马懿后来知道蜀军撤走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帐,不由惊叹道诸葛亮是天下奇才,这类奇才要是能为我大魏所用该多好。而当地老百姓传言,死诸葛吓跑了活仲达。
再来说蜀军这边,费祎还是希望魏延能和大军一起撤退,来到魏延帐中告知丞相的死讯,已经丞相要求撤军的遗令。魏延毕竟是大老粗一个,同时,在蜀汉官场,费祎对自己还算客气和友好,就对费祎交心。也是,魏延平时对士兵好,但是对同僚关系差,魏延有啥话也是憋在心里的。魏延就对费祎说:“丞相虽然身亡,但还有我呢,怎么能因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北伐大业呢?再说,我魏延是何人,怎么能受杨仪摆布,做断后的将领呢?”
魏延就让费祎手书一份继续北伐的盟书,自己签了名,魏延让费祎也签名,费祎说要拿给杨仪也签名,魏延没有怀疑,为何?因为魏延其实是刀子嘴豆腐心,杨仪再和自己吵架,对蜀汉是忠诚的。当费祎拿着盟书快马逃走的时候,魏延明白了,自己被抓住把柄了,这是费祎和杨仪告他谋反的证据。
魏延大怒,当然他是骑兵部队,速度快,先赶在杨仪之前把褒斜道栈道全部烧毁,自己守住褒斜道南谷谷口。那么魏延是忠臣烧绝栈道,不是诸葛亮的灵柩回不来了吗?其实不用替古人担忧,诸葛亮出击关中平原之前,带人在修复褒斜道的栈道,使栈道能让马走,而褒斜道的栈道修复虽然修了三个月,但是,准备却准备了三年,蜀军步兵拿起武器能战斗,拿起工具就是娴熟的工程兵,而此时司马懿没有追击,这是一个好消息。蜀军的工程兵迅速修复了栈道,很快就要接近魏延的部队了。
而之前为了迎接丞相灵柩回到汉中,王平让蒋琬守汉中,自己已经带人来应对突发事件了。王平来到魏延军前斥责魏延手下,魏延手下知道魏延不对,就都放下了武器归附王平。魏延一看情形不对,就赶紧带着儿子和少数随从往汉中主城区方向逃亡。杨仪让魏延原来的副将马岱追上去,斩杀了魏延。
为什么是马岱呢?
因为,一来马岱可以装作和魏延一起逃跑的人,打消魏延的戒心,二来马岱对羌人的马熟悉,魏延骑的就是羌人的好马,所以没准马岱能让魏延的马停下来呢?三来,魏延在汉中经营了十年,绝对不能让他活着到汉中,魏延在关中的部队被王平劝返了,但是汉中城里的部队可就不一定了。如果人家忠于魏延,那对蜀汉来说,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魏延曾和杨仪争着给刘禅上书说对方谋反,但是朝中官员压倒性的支持杨仪。魏延真是因为从士兵起的性格,墙倒众人推啊。魏延被杀后,被夷灭三族。不过杨仪也不是好东西,以前他的个性是被魏延遮住了,而现在没了魏延这个变量,他也变得难相处,被削职流放至汉嘉郡。但杨仪仍不自省,又上书诽谤,言辞激烈,最后下狱,自杀身亡。
蜀汉朝廷也醒过来了,给魏延平反,修了魏延祠。今天成都、汉中、绵阳都有魏延祠。后人冒鹤亭评价:魏延之反,亦冤辞也。其人过于自负,叹恨己才,用之不尽,故诸葛卒后。盖欲遣行者护丞相丧归,自留渭南,与司马决斗。其才不及诸葛则有之,其兴复汉室之心,与诸葛同也。而杨仪素与延不平,不欲下之,便引诸营相次还,延于是怒,先仪南归,烧绝栈道,使仪归不得。此则逞一朝之忿,而忘君国之大事矣。陈寿于延传末云:‘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就背叛。’斯为得之。蜀中人才本少,横加延以反名,长城自坏,仪之肉宁足食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魏延是大汉勇士,大汉忠臣。大汉463年江山有魏延的一份荣耀。笔者还发现,魏延一生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岳飞的性格非常像魏延,都是体恤士兵,体恤下属,却和同僚上司关系很差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