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四大汗国,为什么没有人阻止朱元璋灭元朝

  蒙古四大汗国其实有两种概念。最初的四个汗国是指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的封地。而后来,蒙古汗国势力扩张,又出现了元朝、鞑靼汗国等新的大汗国。

  蒙古人的传统,是以战功功绩公平(当然大家也都知道,公平是很难维持的)分配财产,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被称为“成吉思汗王国的四根基柱“。最终成吉思汗授与他们每人一个王国,称他们为四‘曲律’。吕思勉《中国民族史》说:“太宗所得者,为乃蛮旧地。察合台所道者,为西辽旧地。拙赤所得者,为花剌子模旧地。”而管辖成吉思汗中央兀鲁思之人,则是幼子拖雷。

  有权力就有争斗,蒙古人也是如此。最初的团结很快被内部争斗所取代。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蒙古大汗之位以及海都之乱时,察合台汗国便开始自说自话;术赤汗国远离蒙古,随即便一步步走向独立发展,最终演变成了钦察汗国;忽必烈为了争取据有波斯、阿拉伯诸地的宗王旭烈兀的支持,又把阿母河以西地区授与旭烈兀自主,产生了一个新的封国:伊利汗国。

  所以历史界公认蒙古大帝国的分裂,就是在阿里不哥和忽必烈时代。

  也就是在这个时代,窝阔台后裔成了这场大分裂的首个失意者。拖雷后裔蒙哥将窝阔台的分地分成了数块时块,分别授与窝阔台的数个后裔,最大程度的削弱联合在一起的窝阔台后裔的力量。到了忽必烈时期,窝阔台的后裔海都便发动了数十年的战乱,直到最终战败灭亡。

  而后来继承拖雷封地的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任蒙古大汗时失败,只能投降,所以他所继承的封地因此受元朝岭北行省所管辖。

  于是,第一期四大汗国终结,这里便出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代的第二期四大汗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与元(大汗汗国)。

  其中,金帐汗国是拔都在其父亲术赤的封地基础之上建立的,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北到北极圈附近。对于东欧各公国享有宗主权,包含罗斯公国(罗斯公国是俄罗斯国家的雏形)。至于为何叫金帐汗国,是因为拔都的大帐使用金顶。

  金帐汗国的特点是幅员辽阔、居民成分复杂、社会发展水平不一。由于统治民族蒙古人占少数,因此他们逐渐突厥化。加上伊斯兰教在伏尔加河下游广泛传播,以至于成为金帐汗国国教,蒙古牧民也逐渐伊斯兰化,最终四分五裂,彻底消失。

  伊利汗国则源于1253年的蒙古西征。当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位之际,忽必烈便授权给西路军的旭烈兀,将波斯、阿拉伯地区授其作主,伊利汗国由此成立。当然这个汗国也很快伊斯兰化并衰微分裂,甚至废除“大汗”称号而改称苏丹,最终是在1388年为帖木儿帝国所灭。

  也就是说,当明朝打得元朝北迁草原走向灭亡之际,西方的伊利汗国也被帖木儿帝国所灭,原窝阔台汗国则早被元朝、察合台汗国及钦察汗国三方削弱、瓜分。而帖木儿帝国,则先后吞并西察合台汗国,大败东察合台汗国,兼并伊利汗国,挫败钦察汗国,生擒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下一个目标,便是征服明国。

  永乐二年,据说帖木儿曾领兵出发攻明,但人算不如天算,中途病死,大军只能西归。

  也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元朝灭亡,没有什么“兄弟”队伍救援,只能灰溜溜逃回到草原。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