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于“刽子手”这个职业一定不陌生。在古装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一声令下,手起刀落,动作娴熟麻利。刽子手的产生归咎于封建社会统治者发明的“砍头”酷刑。直到1914年,中国才全面禁止砍头,取而代之的是“枪毙”。随着砍头制度的废除,刽子手也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有确凿记录的清朝最后一个刽子手叫邓海山,1925年的《大公报》报道:“历年以来,经手斩杀之盗犯,不下二三百名”。
当时已经60岁的邓海山讲述了他的职业经历。
拜师学艺:想干刽子手,首先要拜师,入师门之后就要接受严格特殊的训练,训练最终的目的就是把刀法练到快准狠,练习不分白天黑夜,白天砍冬瓜、晚上砍香头,出师之前必须练到精准。
斩首过程:刽子手的刀都是专用,平时要包裹封藏起来,行刑前第一件事就是磨刀,磨完刀刽子手要喝壮胆酒,然后就在刑场上等待死囚。死囚验明真身,后背插上死囚牌子就到了刑场。
斩首技巧:死囚跪在地上,前方站着一个刽子手,此人实际上是分散死囚注意力,真正动手的是身后的刽子手,趁其不备,手起刀落、人头落地。刽子手是技术活,一般人干不了也不愿意干,他们收入就比较可观,一般是按人头算,一名犯人四个大洋,相当于当时普通长工半年的收入,除此之外,死者家属若有求于于他,还会另外支付一笔钱。
毕竟是杀人砍头的事,邓海山内心还是存在一些恐惧,他独创了一种特殊的消灾驱晦方式,每次砍完头他都不会回头看,一路径直往衙门走,到了县衙,他还会让差役用竹板打自己的屁股。据他说自己说,这个方式特别灵验,不再像以前晚上会做噩梦。
邓海山出师之时,他师傅特地交代了行规,斩首人数一定不能过百,到了99个就要收手,否则会遭到报应、断子绝孙,邓海山非但没听,还斩了近300人,一直干到民国时期,结果他真的一生未娶,无儿无女,孤独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