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留下的这两条誓言,巩固了汉室江山四百多年?

  汉高祖刘邦拿起三尺宝剑,征服了万里江山,借助于小吏式的狡猾和善于识人,创立了持续四百多年的汉朝基业。然而,即使再伟大的皇帝也难逃一死。

  历朝历代政权交替,都是最敏感的事情。

  老皇帝们在继承人问题上仔细斟酌、反复考虑,可事态的发展,往往和他们所料背道而驰。

  刘邦的伟大之处,就是准确地预测了死后的所有事情,而且选择了合适的人,做了合适的事。

  在汉朝初期的政治格局中。活跃着两大势力:

  一是以吕后为首的“后党”,骨干成员包括吕泽、吕产和吕禄等一帮外戚;

  另外是以丞相萧何为首的“相党”,骨干成员包括曹参、王陵、周勃等权臣。

  按照常理说,不管把太子托付给哪一派,都不能确保大汉江山基业永固,可刘邦就偏偏做到了完美地平衡两派势力。

网络配图

  集体盟誓

  说到刘邦的遗嘱,就不得不说刘邦的死。

  刘邦绝对是中国历朝历代皇帝中走的最安详、最淡定的。

  兔死狗烹,刘邦平定天下后擅杀功臣。

  韩信、彭越的死给英布敲响了警钟,不愿坐以待毙的英布开始策划谋反。

  刘邦在镇压英布叛乱时,不小心被流矢击伤,箭伤时好时坏反复发作。

  好兄弟卢绾叛乱后,刘邦气得箭伤又加重了,一病不起。

  吕后和刘邦是患难夫妻,一起经历过大风大浪,自然不忍心看着刘邦去世。

  吕后为刘邦寻得了一位外科圣手,声称可以治好刘邦的箭伤。

  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吕后把大夫请到刘邦病榻前,刘邦对着他破口大骂:“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说完后赐了大夫五十两金子打发走人。

  从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变成天下之主,刘邦已经很知足、很满意了。

  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刘邦担心死后藩王作乱,于是将亲王大臣们召集起来集体盟誓。

  誓言很简单就两条

  第一,国以永存,施及苗裔。

  第二,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第一条很简单,就是画大饼,只要我老刘家锅里有,就少不了大家的。

网络配图

  第二条就很有意思了,异姓不能封王,这明明就是担心吕氏势力坐大,威胁刘家江山。

  后来所发生的事情,证明这一条很真的很管用。

  吕后叛乱

  在刘邦弥留之际,吕后在床前问:“陛下百岁之后,萧相国既死,令谁代之。”

  刘邦不假思索地说曹参,吕后又问:“那曹参之后呢?”

  刘邦迟疑了一下说“王陵”,随后又补充道:“但是王陵智谋欠缺,可以让陈平辅佐他。陈平足智多谋,可是难以独挑重任,所以要用周勃来帮助他。周勃这为人忠厚,虽然缺少文才,还是可以做太尉的,以后我大汉江山还要靠他来维护。”

  说来说去都没他老吕家什么事,吕后不甘心继续追问:“他们都死了那又该怎么办啊?”

  刘邦没好气地对他说:“你看不到那一天了,就别操这个心了!”

  刘邦的这个遗嘱立得太巧妙了:首先,异姓不能封王,不管是相党还是后党都不能做大;其次,把太子托付给能干的相党,同时又给他留下性格坚韧的母亲,和能征善战的外戚们。

  不过这也加重了吕后叛乱的可能。

  果不其然,刘邦死后,隐忍多年的吕后开始坐不住了,刚想大开杀戒,纲常独断时,却发现:陈平和灌婴在荥阳有大军十万虎视眈眈,樊哙和周勃在燕代两地还有二十万大军。

  如果他们听说大权旁落、功臣被杀肯定会来个清君侧,到时候天下大乱是小事,吕氏遭灭门之灾那罪过可就大了。

网络配图

  因此,吕后不得不按照刘邦的指示先后让曹参、王陵和高平做丞相,周勃做太尉,但是她也没有闲着,仍然一意孤行地封了他们吕家子弟十几人为王。

  吕后死后,吕氏与刘氏宗亲和大臣之间的关系急剧恶化,齐王刘襄首先发难,高平和周勃在朝廷内立刻响应。

  内外夹击,迅速扑灭了外戚集团的谋反。

  “然安刘氏者,必勃也”还真被刘邦言中了。

  深深怀疑刘邦不是算命大师,就是穿越者,要不然遗嘱怎么能像事前就计划好的一样,严丝合缝、环环相扣,而且白马之盟大大加强了皇权统治,为汉室四百年的基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