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丹与嬴政有什么故事 太子丹和荆轲又有什么关系

  太子丹、荆轲、高渐离、嬴政等等,这些看似毫无关系的人,却因为一场阴谋与恩怨,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因为荆轲的原因,我们认识了整场大戏的领导者——太子丹。他为什么要刺秦?他和秦始皇又有什么深仇大恨?一切都要从太子丹的人生经历说起。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发生在公元前227年。此后几千年的时间里,有人对此持肯定的态度,有人又对刺秦持否定态度。不管如何这场风波都出自太子丹之手,如果他没有意思去刺杀秦王,或许就没有这一首悲壮千年的故事,也就没有这一段酣畅淋漓的春秋大戏。燕太子丹,出生的年月不详,姬姓,名丹,燕王喜的儿子,战国末期燕国太子。当时秦已攻灭韩、赵等国,次将及燕。秦国突然崛起在中诸侯之间,其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很多国家还没有反应过来,秦国到底是怎么强大起来的,就被秦国的战车无情地碾压了。

  战国末期秦国意图向东扩展,在此之前,经过商鞅的变法,秦国的国力已经十分强盛,而在经过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的努力之后,秦始皇所统领的大秦帝国,已经展开了他的一统天下的宏图。开始了统一天下的步伐,先灭韩,再攻赵。面对这一秦国崛起的事实,历史悠久的诸侯国,燕国着实措手不及又束手无策。不管是用何种方式,都不能阻止秦始皇嬴政统一天下的决心。

  

太子丹妄图凭借着一个刺客和一把匕首就想阻挡秦国一统天下的步履,这种做法实在是不明智,除了留下了这个“荆轲刺秦”的故事和这个故事背后所代表的“不畏强暴、慷慨赴死”的精神,刺秦的目的和更深层次的东西完全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燕国太子丹想要用这个拯救燕国,但是却没有将燕国拯救于水火之中,反而使得燕国的形势变得更严峻。当然太子丹知道此番风险很大,但是如果拿燕国与秦国硬碰硬的话,燕国是绝对没有那个机会和实力的。太子丹知道燕国的实力根本不足以和秦国相比,于是他找到了荆轲,希望荆轲能够担此重任。那么,太子丹为何要刺杀秦王呢?


  太子丹和秦王嬴政曾经是好友,按理说,既然是好朋友那么为什么居然在最后反目成仇了。在历史上,燕国太子丹与秦始皇并不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他们不仅认识而且曾经还相当熟悉。那个时候,燕国太子比嬴政稍微大一点,应该说他还算是嬴政的小哥哥,燕国太子丹此时在赵国做人质,仅仅八九岁的嬴政也曾经滞留在赵国,并且两人几乎相似的经历,使得两个人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两个人在一起玩耍、交流,十分亲密。太史公在史记上也有记载,“少年与丹欢”,算是对他们两个人童年友谊的记录和见证。后来,嬴政返回了秦国,而燕太子丹什么时候离开秦国的,不得而知。赵国的分别,竟然就为两人的友情画上了句号。

  再相逢时,太子丹和嬴政各自站在了不同的位置。一个是秦皇,一个人就是燕国太子;一个高高在上,一个屈尊下就。太子丹在未到对与秦皇之间的邯郸友谊充满了期待,甚至憧憬着能够凭借着两人小时候要好的关系,而改变燕国、秦国的关系,但是事实上,秦始皇对这个昔日的好友并没有多少好感,他已经变成了冷酷无情的君王,一统天下是他的目标,而区区燕国是不能阻挡他的步伐的。在秦国做人质的太子丹,不仅没有和朋友嬴政有过欢乐的交谈,甚至还不被礼遇,太子丹想要回燕国,遭到了秦始皇的无情拒绝,秦始皇说除非:“天雨栗,马生角”。

  太子丹在最后还是逃出了秦国,回到燕国就想着要抱负秦始皇,于是在田光的帮助下,找到了荆轲这个义士。太子丹是这场刺杀大戏的主导者,而整出戏荆轲就是主角,要是没有荆轲这场表演又有谁来演。荆轲刺秦失败,被刺成肉酱送回燕国,太子丹用惨痛的教训,告诉了人们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也告诉了人们“春秋无义战”这个真理。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