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名相,他的名言“心系苍生,胸怀天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在他的治国理念中,始终坚持以国家和民众的利益为重,不以个人私利为先。他心怀天下,推崇仁义道德,以清廉贞正的态度治理国家,为国家和民众谋福祉。他的高尚品德和政治理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范仲淹安抚百姓图。
范仲淹雕像。资料图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传颂千古的名句,在中华大地流传极广,它出自北宋名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范仲淹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和军事将领。他心系百姓、胸怀天下,他的荣辱沉浮与开封这座城市密不可分。
胸怀大志 发奋苦读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生于徐州,卒于皇四年(公元1052年),享年64岁。范仲淹自幼丧父,因家贫困,他的母亲带着他改嫁到山东淄博一朱姓人家。朱家虽是当地富户,但范仲淹读书刻苦,自己去附近的醴泉寺读书,他伴灯苦读,常常和衣而卧。他生活清苦,每天吃一些凉块状的稠粥,再拌上一点儿咸菜,但他毫不介意,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自己的志向。范仲淹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他曾在睢阳应天府书院求学,宋时该书院和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及河南嵩山书院并为全国四大书院,办学水平一流。范仲淹在那里受到了良好的正规教育。同学问他有何理想,他慷慨激昂地答道:“愿为宰辅,得时行道,或天下之命。”
史书记载,一日宋真宗路过南京(今商丘),书院学生争睹圣容,竞奔而去,而范仲淹却坐诵如旧,不为所动。别人惜他错失良机,他却自信地答曰:“日后自见,也未必晚。”其志存高远可见一斑。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元1015年,27岁的范仲淹金榜高中进士,并在开封参加殿试,因成绩好参加了御赐的宴席,这是他仕宦生涯的开始。
直言敢谏 针砭时弊
范仲淹所生活的时代,正处在宋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当时社会危机四伏,内忧外患。朝廷腐败,国库财政空虚;地方土地兼并,不断有穷苦农民和士兵起义;辽和西夏不断侵扰北宋,极大威胁中原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外战争屡次失败,迫使宋朝贡纳大批银、绢、帛、茶等财物,加重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形成恶性循环。范仲淹入仕后,看到了宋王朝安享太平的体制弊端,不断向朝廷提出建议。这些建议,条条符合现实,条条都是治弊的猛药。
公元1028年,皇太后过生日,见皇帝宋仁宗和百官在朝中为皇太后叩头庆寿,范仲淹认为家礼和国礼不可混同,如此则有损君主尊严,便上书请止,弄得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很不高兴。引荐范仲淹的晏殊更是惊恐不安,赶忙劝范仲淹不要这样干了,一心为社稷着想的范仲淹毫不畏惧,干脆上书请求太后撤帘还政。依附于皇太后的官僚岂能容忍范仲淹,范仲淹不能在京城立脚,被贬官调赴河中(山西南部)通判。三年后太后病逝,宋仁宗即调范仲淹入朝任右司谏,专门评议朝事。此时干旱和蝗虫灾害蔓延山东半岛和江淮流域,范仲淹便上书请求救助。宋仁宗并未理会,范仲淹就在朝堂上当面质问仁宗:“如果宫中停粮,陛下该如何?”仁宗顿悟,即派范仲淹去赈灾。范仲淹以民利为大利,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由此可见一斑。
范仲淹还敢于和权重位高的奸相吕夷简作斗争。公元1033年,他上书抨击吕夷简,主张选贤荐能,整顿朝廷吏治,结果被吕夷简集团驱逐至睦州为官。公元1035年,他被调回朝廷任礼部员外郎,并任开封知府。担任开封知府期间,范仲淹大力整顿京城官府,剔除弊政,把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在历任开封知府的183人中,他和包拯、欧阳修被誉为“三杰知府”。不过,此后在与吕夷简集团作斗争的过程中,范仲淹再次遭排斥而被外调。综观数十年政治生涯,范仲淹先后任职亳州、秦州、河中府、苏州、饶州、越州等地方官,他施政以养民为先,同情百姓疾苦,将发展当地的农民生产放在头等地位。每到一地,兴修水利,培养人才,宝土安民,政绩斐然,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御夏安边 战功赫赫
范仲淹在为官生涯中不仅敢做敢言,还曾出任边防军职,抵御西夏入侵,立下赫赫战功。公元1040年,宋与西夏的战事复燃,范仲淹临危受命,先以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后迁龙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知延州。御边过程中,范仲淹在战略上主张“严边城,使之久可守;实关内,使无虚可乘”,采取修固边城、精练士卒、招抚属羌、孤立西夏的办法,积极整顿军备,坚持以守为攻,争取最后胜利。当时,范仲淹的御夏方针为许多朝臣和将帅所不理解,一时被讥为怯懦。宋仁宗急于求成,采用了主动出击的建议,结果在好水川和定川寨之战中损兵折将,大败亏输。痛定思痛,宋仁宗才决定采纳范仲淹的守策。事实证明,范仲淹坚持的战略是着眼现实和长远的最佳御夏方案。在范仲淹和韩琦主持下,边城日固、士气日盛、军备日精,陕西四路立体纵深攻防体系初步构筑完成,战局开始有了变化,西夏再也不敢小觑宋军。当时有民谣为证:“军中有一韩(韩琦),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范仲淹),西贼闻之惊破胆。”到了公元1044年,北宋与西夏和议,西夏元昊削去帝号对宋称臣,从此恢复双方贸易,实现了边疆较长时期的和平,可见范仲淹稳妥积极的防御战略取得显著效果。
推行新政 整顿吏治
公元1043年,经欧阳修等大臣推荐,范仲淹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从此他有了更大的机会在政治上一展拳脚。当时,宋仁宗征求改革弊政的意见。范仲淹应诏上《答手诏条陈十事》,首先指出“欲正其末,必端其本;欲清其流,必澄其源”,提出“明黜陟、择官长、厚农桑、修武备”等10项改革措施,拉开了“庆历新政”的序幕。这场改革以整顿吏治为核心,内容包括精兵简政,撤换庸才,破格提拔优秀人才;扩大宰相的权力以提高工作效率,派调查组到各地调研,惩治贪官污吏;大办教育,改革科举考试办法,由实用的议论文代替空洞的八股文。
可以说,范仲淹的新政方案,针对北宋王朝的弊端提出了有效的对策,也反映出了广大中下层人民的要求。但由于改革触动了权贵的既得利益,限制了保守势力的特权,遭到守旧派的攻击,他们诬陷范仲淹培植私人,结党营私,甚至诬告他要废黜皇帝,无所不用其极。公元1045年,范仲淹被贬职西北边疆,远离了中央政权,他的改革也随之而失败。范仲淹的改革虽然失败了,但他忧国忧民之心至死不悔,始终追求革新和进步。这次新政进一步推动了北宋士大夫议政的风气,传播了改革思想,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先忧后乐 名垂千古
公元1046年秋天,处于政治不得志之时的范仲淹应好友腾子京要求,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因为改革不能继续推行而灰心丧气,抒发了不计个人得失成败,而心怀社稷人民的开阔胸襟。这一流传很广的名篇是他一生胸怀天下、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也成为其后有建树的从政者立身行事的座右铭。
公元1049年,范仲淹调往杭州做知州。他出资购买良田千亩,让其弟找贤人经营,收入分文不取,成立公积金,对范氏远祖的后代子孙义赠口粮,对婚丧嫁娶也均有资助(有俸禄的官员除外),这种善举感动天下,全国范姓人民视范仲淹为圣贤而敬之。
公元1052年,范仲淹在徐州病逝。宋仁宗闻讯后万分难过,追加范公为兵部尚书,并亲书褒贤之碑。纪念范公的碑文由曾支持他变法的文学泰斗欧阳修撰写。两年方成,热情饱满,词语生动。
一代宗师,人格典范;精神领袖,千古楷模。时至今日,范仲淹的精神和思想仍闪耀着光辉,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他留给后人的人文遗产定将万世流芳。